作为中国网民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我们在此倡议:清朗网络、人人有责,让我们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争做中国好网民,归纳起来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01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系统、网络数据的威胁,保护网络服务正常运行,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网络安全教育是提高人们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必要手段。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是网络安全教育的核心。网络安全方面最大的风险是没有意识到风险,网络安全隐患并不遥远、就在身边,维护网络安全不仅是国家、专家、人家的事,更是自己的事。网络安全出了问题,可能比传统安全问题涉及面更广、危害更大,必须时刻绷紧网络安全这根弦,筑牢“头脑中的防线”,让网络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02有文明的网络素养(自律意识)
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延伸。人们需要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如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谣言等,以及如何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并避免不道德行为。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网上正能量,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用优秀思想道德文化滋养网络、滋养社会,自觉把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欺诈、色情低俗等污泥浊水清除出去,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03有必备的防护技能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用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同步掌握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技能,看得见陷阱、挡得了暗箭、补得上漏洞,不轻易下载来路不明的程序,不随便转发有害信息,注意保护个人账号和密码,及时更新应用程序补丁,改变不健康的上网习惯,让网络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04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法律意识)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网下不能做的事网上同样不能做。要用法律的尺子来衡量自己在网上的言行,讲诚信、守秩序,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筑牢网络安全的法治屏障。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教育是提高人们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让人们了解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增强其法律意识。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争当中国好网民。关键要做到“四有”: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和有必备的防护技能。从现在做起、从指尖开始做“四有”中国好网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我们还要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不仅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网民的切身利益。只有保护好每一个网民的安全,才能让网络安全落地生根,用坚实的一砖一瓦,构筑起国家网络安全的坚固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