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纠“四风”、树新风,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基调,落实严的措施,强化严的氛围,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元旦前夕,中共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春节将至,澄城县纪委监委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以优良作风走在前、做示范,推出《“纪”在心中,廉洁过节》专栏,营造风清气正、安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每逢佳节倍“思廉” 答好考卷过“廉关”
澄城县纪委监委信访室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
2024年春节将至,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节点”就是“考点”,“年关”即为“廉关”,能否清正廉洁过好春节,认真答好“纠四风树新风”的政治答卷,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能否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直接考验。近年来,从澄城县纪委监委受理的信访举报来看,反映党员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私车公养等问题依然存在,透露了“四风”问题群众极为关切,需要下大力气整治。
盯住“节点”,敲响“警示钟”。春节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节点”,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看,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公车私用、借机敛财等都是反复出现的“节日病”。2024年1月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的7起“四风”问题典型案例,旨在坚决刹住节日“四风”,确保春节期间风清气正。通报的案例暴露出个别党员干部对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意志、坚定决心认识不清,对触碰纪律红线心怀侥幸。严肃查处、公开通报这些违纪问题,就是要提醒督促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将典型案例作为素材,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廉洁弦”,切实增强自警自省自律意识。
抓住“考点”,把好“思想关”。春节期间“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正是检验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考点”,也是纠治“四风”的关键节点,必须扭住不放、寸步不让、一抓到底。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坚持严的基调,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纪法知识学习,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牢牢拧紧“思想”这个“总开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主动向先进看齐、以榜样为镜,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不断在常修常炼中筑牢拒腐防变“铁堡垒”。
管住“重点”,织密“护廉网”。2023年12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第123次公布月报数据,11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860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6728人,其中:查处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10866起,占查处问题总数的91.6%。从月报数据看,乡科级及以下干部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灾区,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关注的“重点”。对此,党委(党组)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紧盯“重点人”,充分发挥约谈提醒、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述责述廉等作用,教育党员干部强化廉洁意识,对纪律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纠治“四风”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校准坐标和方向,久久为功、扭住不放,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俱进,坚持“三不”一体推进,标本兼治。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意识,时常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时刻以纪律准绳衡量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绷紧廉洁自律弦,守住节日廉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