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渭南市澄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要闻 >> 古徵清风 >> 正文
让清风劲吹乡间田野——澄城县纪委亮点工作纪实
时间:2017/10/10  来源:   点击:

金秋八月,走在澄城县的田间地头,上万亩的葡萄、苹果、梨树硕果盈枝,一派丰收的景象。

正在果园管护葡萄的韦庄镇业善村村民范启明告诉记者,他家栽植了4亩葡萄,每年能为家庭带来2万元的收入,这几年国家给予各项补贴,村上每年都会公布,并召开村干部的评议会,上边有啥政策,村上都会及时给大家办,风气比以前好多了,村两委带领大家致富的劲头可足了,只要人勤快,小康梦就会实现。在澄城县,像范启明这样依靠发展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这些都得益于澄城县开展的“双述双评”活动和干部作风的转变。

近年来,澄城县纪委在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中,围绕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蔓延势头这个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机制,通过在全县开展“双述双评”活动,实施作风协作区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党的纪律检查事业不断发展。

延伸“双述双评”触角增强责任凝聚人心

“我是韦庄镇伏龙村六组村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现就个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及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作以汇报……”这是澄城县首场村干部述责述廉评议现场会,韦庄镇伏龙村党支部书记景国杰在现场会上报告。

2016年12月2日,澄城县在韦庄镇组织召开了首场村干部述责述廉评议现场会,这是该县首次将“双述双评”制度延伸到村“三委”主要干部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个有力举措,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点赞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今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干得咋样,由我们党员和群众说了算,干部多了一层监督,群众少了一些糊涂,这个办法就是好!”韦庄镇伏龙村一名普通党员对开展“双述双评”活动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在“双述双评”活动中,澄城县要求各镇(街道)每年要组织开展一次述责述廉活动,辖区内所属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监委会(居监会)主任每三年至少要轮流一次;在“双述双评”内容上,明确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要对“两学习一执行一实施一公开”和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进行报告,监委会主任要对“一学习四监督”和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进行报告,使述责述廉内容更详实、更全面,更具针对性;在反馈问题整改上,对述责述廉对象的测评结果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由各镇(街道)以书面形式向述责述廉对象予以反馈,督促各述责述廉对象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按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责令限期整改;在结果运用上,把此项工作纳入镇村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之中,把评议结果作为村及村干部本人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县纪委将对工作开展不力、思想重视不够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进行约谈,确保“双述双评”活动取得实效。

村干部都说:“群众的眼睛时刻都在盯着我们看,不团结干工作不但党委政府不答应,更过不了党员群众的评议关,今后,我们两委班子还得在团结配合上下工夫,把乡亲们都领上致富路。”镇干部普遍反映,现在干部好管了,班子好带了,工作好干了。同时也激活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激发了他们主动工作、创新工作的热情,

如今,在澄城县农村,落实上面政策,村里要办什么大事,由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的“议事会”,从建议讨论到执行监督,从议事到评官,全程发挥作用。全县村干部引领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协作区建设凝聚合力抓作风

近年来,澄城县纪委创新机制,大胆探索,整合纪检监察力量,织密防护网,变部门单打独斗为配合协同作战的协作区机制,全县作风纪律建设持续好转,“四风”及群众身边腐败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14年,澄城县在全县范围内按区域划分成立10个作风建设协作区,采取分片检查的方式实行综合监督。通过一年多的试点,发现按照区域划分,出现专业行业、特殊行业业务不熟监督失灵或监督不到位,监督表面化等问题。为此,县委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作风建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9个部门为成员的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全县作风建设工作。

在多层分析、调研的基础上,澄城县重新整合协作区,将全县10个镇(办)89个部门按照行业特点重新划分为涉农惠农、食药安全、安全生产等10个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协作区。

通过努力,一系列作风建设协作区运行制度应运而生。

——县纪委相继出台了《澄城县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协作区工作制度》《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协作区后勤保障制度》《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协作区工作人员“六不准”》等制度,囊括监督检查的原则、范围、内容、方式及工作要求,为规范协作区工作人员的监督行为立了“规矩”。

——规范程序严管理。在作风建设过程中,要求各协作区按照每季度检查不低于20%的覆盖面组织督查,县委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协作区工作汇报会,总结工作情况,点评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按照“系统查、查系统”的思路,探索实施各协作区之间的交叉互查,着力解决作风建设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表面性简单问题,当场予以纠正;对涉及“四风”等复杂问题线索,及时上报县委作风办,依纪依规进行处理,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曝光,形成反面典型,以儆效尤。

——创新方式重实效。针对“四风”反弹、“三公”消费及干部作风纪律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专项检查、明察暗访、交叉检查、信访核查等方式相互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督办整改、情况通报、责任追究等方式进行处理,警示教育党员干部不犯错、少犯错,让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步止在违纪大门之外。

作风建设浮在面上的问题往往成为群众反映最直接的问题,也是机关干部最容易忽视、出错的问题。作风建设协作区抓住这一看似平常的小问题,从加强工作纪律、规范日常行为抓起,扎实开展监督检查。建立“澄城作风”微信公众举报平台,设立协作区微信举报信息处置流程,这一举措,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监督渠道,架起了群众投诉举报畅通无阻的“高速桥”。

自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协作区成立以来,共下发督办函83份,警示谈话96人,督办整改问题85个,微信受理群众举报投诉40余件。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协作区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安全生产监督协作区发现安全隐患121条,当场整改81条,限期整改40条;财务税务协作区紧盯重要节点,深入全县3个旅游景点、20多个农家乐对违规公款吃喝、旅游、送礼等节日病督查30余次;纪律作风协作区抽查节假日值班纪律33次96个单位,核查公车封存情况12次2232辆次公车,对发现违反值班纪律及公车封存纪律的5个单位当场进行整改。通过严查这些“小事”,让百姓看到了作风转变带来的实在效果。

如今,在澄城县,纪检干部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作风纪律持续好转,“四风”及群众身边腐败滋生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为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打牢基础。(渭南日报记者 高娟)

上一篇:建立廉政教育“四项制度”激发脱贫攻坚工作动力

下一篇:县委书记程军在王庄镇抽查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抓产业、聚合力、强基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Copyright © 2012-2019 版权所有: 澄城清风网 办公电话:0913-6869098
地址:澄城县宝塔路东段县委办公楼3楼 信箱:sxccjwjys@163.com

ICP备案号:陕ICP备120068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