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既是一场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攻坚战,更是一场正心修身、破立并举的持久战。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是打好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内在要求。
“前半篇文章”和“后半篇文章”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完成和保障。做好“后半篇文章”,不仅有利于推动当下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为开启下一篇文章提供方法、创造条件、开拓路径,形成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不做或者做不好“后半篇文章”,很容易导致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做好“后半篇文章”,重点在于保持“严”字当头。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作为基层政府,在落实党中央政策、方针的过程中要坚决做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过程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做好“后半篇文章”,难点在于解决人文思想。监督执纪过程既是严肃的政治工作,也是做人的工作,要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同样离不开“后半篇文章”。在监督执纪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粗暴、一棒子打死,始终把握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犯错误的干部既认识到纪法的约束和刚性,又体会到组织关心关爱,真诚认错悔错。实践中,许多地方加大受处分人员跟踪回访工作力度,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力量,提高了重回正轨的信心。
做好“后半篇文章”,根本在于坚持问题导向。这也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无论是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信访举报、巡视巡察,都要直奔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沿着问题挖,既解决面上的问题,也解决背后的问题,通过破解难题打开工作局面,建立健全防止同类问题反复发生的长效机制,实现解决问题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案说纪说法,整治不正之风,莫不如此。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自身也应与时俱进改进工作、改善方式,使高素质队伍和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干任何事业都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耐力,都要有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慎终如始、务求实效。有了这种精神,无论是落笔“前半篇文章”还是续写“后半篇文章”,都能够不求虚声、不务虚功,义无反顾、真抓实干。接下来,我们将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将严管和厚爱结合起来,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交道镇党委书记马俊宏)